倫敦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區景點繁多,由西邊的肯辛頓宮、海德公園、西敏寺到東邊的波羅市場、倫敦塔等等都是超具代表性的景點。
這一篇倫敦市區景點懶人包會以地區為切入點來介紹幾個旅人必訪區域。
雖然說是以地區為切入點,但不會著墨太多諸如蘇活區(Soho)、白教堂(White Chapel)、肯辛頓(Kensington)等等區域名稱,我覺得沒在倫敦待久一點是記不住這些地方的分布,對旅程安排幫助不大。
本文會由西到東介紹倫敦市區的六個區域,看完之後就能對景點分布有基本的理解,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安排路線、避免東奔西走的浪費時間。
文章目錄:
• 倫敦市區旅遊區域說明
• 海德公園、肯辛頓宮、肯辛頓公園
• 白金漢宮、西敏宮、西敏寺
• 大英博物館、柯芬園、國家美術館
• 聖保羅大教堂、千禧橋、泰特現代藝術館
• 倫敦塔、倫敦塔橋、波羅市場
• 國王十字車站、攝政公園、肯頓鎮

倫敦的象徵:倫敦塔橋
倫敦市區旅遊區域說明
本文說明的倫敦市區旅遊區域不會著墨太多在「行政區」,去倫敦只有短短幾天,要記住這些行政區太困難,而且說法也有帶商榷
例如…西敏到底是指西敏自治市(City of Westminster)或者單純指西敏寺與西敏宮一帶?
這邊的切入角度以地理分布為主,會含括倫敦市區重點景點,可以先利用下面的資訊對倫敦市區景點分布有基本的理解。
- A:海德公園、肯辛頓宮、肯辛頓公園、荷蘭公園
- B:國王十字車站、攝政公園、櫻草丘、肯頓鎮
- C:大英博物館、柯芬園、國家美術館、特拉法加廣場
- D:白金漢宮、聖詹姆士公園、西敏宮、西敏寺
- E:聖保羅大教堂、千禧橋、泰特現代藝術館
- F:倫敦塔、倫敦塔橋、碎片塔、波羅市場、空中花園

對倫敦市區景點分布有基本的概念後,接下來看看這些區域各有什麼精彩之處吧,順序是由 A 開始依序由西往東介紹,最後再說明位於北邊的 B,它是本文介紹區域中最不重要的!
海德公園、肯辛頓宮、肯辛頓公園
這一區算是倫敦市區景點的西緣,由西到東有荷蘭公園、肯辛頓宮、肯辛頓公園、海德公園等等,南邊不遠處還有哈洛德百貨、V&A博物館等等。
以地理區域來講,這邊部分屬於肯辛頓(Kensington)跟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 ),但我覺得到倫敦旅遊如果只是短短幾天,強記這些區域名稱沒有意義而且也記不住。
荷蘭公園位於肯辛頓宮西方、步行距離約15–20分鐘,公園以前有個貴族豪宅:Castle Cope,所有權更迭後成為荷蘭伯爵的財產–荷蘭屋,所以這邊就被稱為荷蘭公園了。這算是一個很次要的倫敦景點,若沒有待10天以上是不用特地過來,它離右邊的肯辛頓宮也有段距離!
位於倫敦西敏地區西邊的肯辛頓宮相較溫莎城堡、倫敦塔等等,並不是那麼有名,卻是英國王室的重要居所。這邊的發展始自於威廉三世(在光榮革命時入主英國的那位荷蘭奧蘭治家族的威廉)與瑪麗二世,就是他們將這邊改造為王室的居所,在那之前這邊只是很普通的王室據點。
肯辛頓宮導覽的重點之一就是維多利亞女王,這宮殿是她孩提成長的地方,直到1837年即位後才搬遷到白金漢宮,那之後肯辛頓宮就只是王室居所、不再供君主居住了。
肯辛頓公園是肯辛頓宮右邊的公園,而肯辛頓公園的右邊是海德公園,所以…肯辛頓公園位於肯辛頓宮與海德公園中間。
相較於海德公園、攝政公園、聖詹姆士公園等等,這個公園的知名度低了點,但它還是很值得一訪的倫敦景點,南邊的阿爾伯特紀念亭(The Albert Memorial)也算的上是倫敦地標。
這幾個景點中最右側的海德公園是倫敦最知名的公園,也是1851年萬國博覽會的舉辦場所,周遭有多個倫敦地標,例如東北角是大理石拱門、東角南是海德公園角與威靈頓拱門。
海德公園再往東就是白金漢宮、聖詹姆士公園等等,很容易跟那些倫敦必去景點一起安排!
如果想去百貨公司走走晃晃,見識舉世聞名的精品百貨到底賣什麼,可以到海德公園南邊的哈洛德百貨逛一下,雖然買不起裡面的精品,它的咖啡、巧克力、茶包等等都是很體面的紀念品,價格也算可以接受!
白金漢宮、西敏宮、西敏寺
這一區是倫敦必訪區域,有眾多倫敦必去景點,例如白金漢宮、西敏宮、西敏寺等等,最西邊的白金漢宮跟最東邊的西敏宮間的步行距離約2公里、很好安排。
在研究倫敦區域時一定會不斷的看到「西敏」(Westminster),指的就是這邊,更大的自治區域–西敏市(City of Westminster )還包含前面介紹的海德公園、肯辛頓宮等等。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可說是倫敦市區最知名的宮殿了,它是英國王室三個正式居所之一,也是他們在倫敦的下塌之處,更是倫敦必去景點。
通常旅客到這邊都是要觀賞倫敦衛兵交接,但其實白金漢宮也是可以入內參觀的,只我不是在參觀月份造訪倫敦、失之交臂。
由白金漢宮可以通過聖詹姆士公園到騎兵衛隊博物館,聖詹姆士公園也是我很推薦的倫敦公園,雖然不像海德公園那麼有名,造景還蠻有特色的,也熱鬧多了。
如果想欣賞衛兵交接,主要地點則在白金漢宮前面的「The Mall」,由那邊直行也會到騎兵衛隊博物館!
由騎兵衛隊博物館往南就可到兩大倫敦必去景點:西敏宮與西敏寺。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即是英國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過去是王室主要宮殿,直到16世紀後才移轉到附近王宮,自此的主要用途就是英國議會的開會場所。
要參觀西敏宮也不難,經由官網預約即可,可選擇參加導覽團或自行遊覽(搭配導覽機),大部分的廳室皆不可錄影、拍照,且可供遊客使用的椅子也非常少。
西敏宮旁邊的西敏寺(Wesrminster Abbey)是歷來英國君王的加冕之地、超過30位君主於此完成加冕典禮,至今還保留古老的加冕王座。因其在英國史上獨特而崇高的地位,歷代多位君主均長眠於此。
除了王室的淵源頗深,西敏寺也是眾多名人的下葬之地,有不少偉人的紀念碑,例如:牛頓、莎士比亞、南丁格爾等等,成為旅人造訪西敏寺一定要探索的地方,最知名的當然就是詩人角了。
大英博物館、柯芬園、國家美術館
這一區其實又可以分為許多行政區,例如大英博物館屬於 Holborn,而上層的自治市是 Camden(肯頓),而柯芬園與國家美術館都是位於西敏(自治市),一般旅人不用知道那麼細,所以我才不以這種方式說明倫敦分區。
這邊也是倫敦必訪區域,大英博物館的代表性不用多言了,它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英國必去景點,隨時都是萬頭鑽動的人潮,除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展品,另一個原因是:免費!裡面的展品玲瑯滿目,其中的埃及文化收藏是世上數一數二的,也有不少中東、西亞、歐洲的精采文物,還有復活島的摩艾石像。
博物館南方不遠處就是倫敦的逛街熱區:牛津街,但我沒花太多時間在上面,再往南就是國家美術館、柯芬園等等。
位於特拉法加廣場上的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是歐洲首屈一指的美術館,跟大英博物館一樣可免費參觀(但建議事先預約)。這美術館其實不用多介紹,單看它有林布蘭、拉斐爾、加納萊托的展廳外加兩幅維梅爾大作,以及一些莫內、梵谷、卡拉瓦喬作品,就可知其收藏之豐,是油畫愛好者必訪的倫敦景點。
國家美術館旁邊是國家肖像館,我對其策展主題興趣很低,這兩個博物館所在的特拉法加廣場是我最愛的倫敦廣場,相較於羅素廣場、萊斯特廣場、國會廣場等等,它更像阿姆斯特丹、巴黎等大城的代表性廣場。
位於特拉法加廣場東邊的柯芬園(Covent Garden)是另一個倫敦逛街熱區,其中的核心商場–柯芬園是個小小的室內逛街區域、由三個通道構成,旁邊另有 Jubilee Market;廣義的柯芬園還包含北邊的 Seven Dials 周遭,由那邊步行到大英博物館約8–10分鐘。
聖保羅大教堂、千禧橋、泰特現代藝術館
位於倫敦市區核心區域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倫敦的精神象徵,尤其是在二次大戰期間,邱吉爾曾經命令要誓死保衛教堂圓頂,為何這教堂地位如此崇高呢?
現今的大教堂是1688年倫敦大火後由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重建的,大火前的教堂已經年久失修,當時教堂的重建也象徵倫敦的浴火重生。
當然,教堂的重要性不僅於此,這邊早在七世紀就有教堂,一直是這區域的信仰中心,亨利八世也曾在這邊舉辦婚禮,黛安娜王妃的婚禮也是於此完成。
這教堂相對於西敏寺,更偏向庶民階級,眾多英國英雄,例如納爾遜、威靈頓、邱吉爾,都是這邊舉行國葬,最知名的英國畫家–透納(William Turner)也於此長眠。
讓我最深刻的是雷恩爵士的陵寢。他的陵墓非常樸素,因為他擁有全英國最華麗的陵寢–聖保羅大教堂。
是英國代表性教堂,教堂的圓頂是倫敦天際線的象徵、正如同在教堂在英國人心中意義非凡。
位於聖保羅大教堂南側、橫跨泰晤士河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也是倫敦必去景點,是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的名場景、在食死人的攻擊下崩塌。
除了是電影的名場景,這邊也是拍攝聖保羅大教堂的絕佳地點,而且橋的另一側就是熱門景點:泰特現代藝術館與環球劇場!
泰特現代藝術館的收藏以我超沒興趣的當代藝術為主,即是可以免費參觀我還是沒有造訪,至於造型特殊的環球劇場也是熱門倫敦景點,戲劇愛好者的必訪之地,我一樣…沒參觀!
倫敦塔、倫敦塔橋、波羅市場
倫敦市區東邊也是必訪區域,在泰晤士河北邊有空中花園、倫敦塔,南邊則是波羅市場與碎片塔,往來兩岸的橋樑是倫敦塔橋與倫敦橋。
我會先介紹倫敦塔,再以順時針的順序介紹其他地方!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象徵諾曼征服的歷史,可說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但英國君主鮮少利用倫敦塔作為居所,這邊的主要用途是要塞、監獄、鑄幣所跟國庫等等,也曾充當為動物園。
說到監獄,這倫敦必去景點可說是惡名昭彰,共有10人於塔內被處決、其中3人為王后,包含安.博林。
塔的南側是英國最知名的橋樑:倫敦塔橋,緣由是為了解決泰晤士河兩岸的交通問題同時避免影響碼頭的船運,當時位於倫敦塔與倫敦橋之間的區域是重要的碼頭,於19世紀末完工。
塔橋的平面層是車道與人行道,可以付費參觀塔橋上層,時間不夠的話可略過。
通過塔橋之後就到泰晤士河南岸,本文介紹的景點幾乎都在北岸,只有碎片塔跟波羅市場位於南岸。
位於倫敦橋車站旁邊的碎片塔(The Shard)高約309公尺,於2012年落成後便是英國第一高塔,它的視野絕佳,天晴時可一覽無遺倫敦天際線,欣賞倫敦塔、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國會大廈等英國地標。
位於碎片塔附近的波羅市場(Borough Market)是倫敦最大、最古老的食品市場,最早可追溯到12世紀,目前的建築於19世紀落成。
這邊就是一個典型大城食品與蔬果市場,也有販賣不少熟食,但因其位於市中心而且遊客超多,就別太要求價格了。
由波羅市場往北走,通過倫敦橋之後就能回到泰晤士河北岸。
倫敦橋也是必去景點、拍攝倫敦塔橋最佳位置。由倫敦橋漫步到空中花園約7分鐘,會經過紀念1666年倫敦大火的紀念碑。
空中花園也是倫敦知名的觀景區域,可以免費參觀(所以人滿為患),我比較喜歡碎片塔就是了,只是門票會讓人望之卻步。
如果喜歡哈利波特,還可到空中花園北邊的利德賀市場拍拍照,那是《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斜角巷的靈感來源,也是破斧酒吧(The Leaky Cauldron)的取景地。
國王十字車站、攝政公園、肯頓鎮
倫敦北方雖然不是旅遊重點,卻是許多旅人的必訪區域,因為有國王十字與聖潘克拉斯兩大車站,有蠻多機會會搭乘這兩大車站通往鄰近城鎮的列車,而且國王十字車站還是哈利波特迷的倫敦必去景點,9¾月台就在這邊,車站北邊的卸煤場是倫敦新興的購物區、非常值得一遊。
國王十字車站西邊不遠處就是倫敦皇家公園之一的攝政公園,它的北邊是可以欣賞倫敦天際線的櫻草丘公園,雖說是次要景點,時間充裕的話可以來這邊走走,反正可以跟附近的國王十字車站、肯頓市集一起安排。
倫敦市區北方的肯頓鎮(Camden Town)鄰近攝政運河、國王十字車站,自18–19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發展後,就成為倫敦重要的倉庫區域與運輸中心,後來經過長久的轉型、成為倫敦代表性的市集區域,以豐富的次文化而聞名。
肯頓鎮還有一個代表性品牌:Camden Town Brewery,這個由澳洲人創立、發跡於肯頓鎮的精釀啤酒在倫敦隨處可見,是很具代表性的當地啤酒品牌,發跡地依然可以參觀、提供導覽服務。
對這區域有興趣的話可以仔細閱讀下列文章,如果沒在倫敦待個10天以上,是可以跳過這區域,除非…是麻瓜一員,或者非常喜體驗倫敦在地的次文化氛圍!
心得
倫敦市區景點多到讓人眼花撩亂,我一開始規劃時最困擾的就是要花不少時間釐清它們的分布狀況,才好安排比較流暢的路線。若有跟我一樣的感受,看完本文之後應該能更順利的規劃行程、減少舟車勞頓的時間,再說…多多少少也可以節省一些交通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