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新用,筆墨重生!書寫不僅是形式的追求,更是對世界的觀察與回應。柯良志以「雙鉤廓填」為創作核心,探討筆墨之外的哲學思維與文化深意,並將古代書畫技法轉化為當代語言,讓書法成為一種關於結構、內容與思想的對話。

現正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雙鉤廓填》–柯良志個展,其中「雙鉤廓填」一詞原為古代書畫摹本技法,「雙鉤」意旨以細勁墨線勾勒字形,「廓填」再以墨色填充其內。這樣的手法既是書畫臨摹的過程,也象徵著形式與內容的並存與互補。柯良志以此為展名,不僅致敬傳統,更將其轉化為當代藝術的思辨模型,以「鉤勒」比喻對現實表象的觀察,而「填補」則象徵對內在空洞與社會荒謬的回應。

書法的當代語彙
柯良志的創作不僅延續筆墨精神,更試圖解構書法在現代語境中的角色。他不再將書法視為純粹的美學實踐,而是一種具有批判性與哲理思維的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筆線的節奏、構圖的留白與墨色的層次,皆成為對社會結構與文化意識的映射。觀者不僅在欣賞字的形體,更在閱讀時代的痕跡與思想的流動。

形式與內容的共構
此次展覽延伸「雙鉤廓填」的象徵意涵,探討形式與內容之間的共構關係。柯良志認為,當代藝術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形式的再現」與「內容的重生」之間取得平衡。他以書法為媒介,重新構築一個既屬於個人精神、又回應時代語境的創作場域。作品在層層筆墨之間展現出思想的厚度,讓傳統的書藝語彙重新焕發出現代的生命力。


筆墨之內的思辨之境
本次展覽,柯良志透過筆墨,描繪的不只是線條,而是人與社會、文化與歷史之間的關係。他以藝術家的視角回望傳統,並以當代語彙重新詮釋「書寫」的本質。展覽邀請觀眾在觀賞的同時,思索文字、結構與意義的交織,於筆墨的流轉中,尋找屬於當代的精神書寫。


【雙鉤廓填:柯良志個展】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1月16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B
門票資訊:50/人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