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不僅是回到家鄉,更是一場內在的探尋。吳玳瑩以植物為筆,讓作品在自然中生長,也在時間裡發光。

《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歸〉》是藝術家吳玳瑩回歸台中太平、重新與土地對話的創作成果。成長於山海之間的她,對自然的感知特別敏銳,也讓植物成為她藝術語言的核心媒介。此次展覽中,她將「採集」轉化為一種日常儀式,從土地中取材、以自然為師,讓作品成為生態循環與創作之間的橋樑。

「歸」的意象 回到創作與生命的本質
展覽主題〈歸〉,象徵藝術家內在的返鄉與自我回望。回到太平創作的過程中,吳玳瑩以當地植物、土壤與自然光線為素材,探索「自然如何成為藝術的一部分」。作品中可見她對生命循環的凝視:枯萎、腐朽、再生——皆是自然的節奏,也是創作的呼吸。她將這份生命的韻律融入藝術,邀觀者共同思考: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如何與自然共存?

永續藝術的實踐 從材料到理念的轉化
作為「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之一,〈歸〉以環境友善為核心精神。藝術家不僅使用天然植物、礦物與有機媒材創作,更重視創作過程中的「減碳與再利用」概念。她讓藝術不再只是視覺美學的展現,而是實際參與環境永續的實踐。展覽中多件作品透過自然風化、光照與時間的變化自行生成,形成獨特的「活體藝術」,展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

藝術返鄉 與城市共感的永續思維
《穿透明日的靈光-〈歸〉》不僅是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旅程,更是一場城市文化的回望。展覽回到她的家鄉太平,也象徵著「從土地出發,回到土地」的精神循環。吳玳瑩期盼透過作品,讓觀者在觀展過程中感受自然的靜謐力量,並思考生活中與環境的關係。當藝術重新與土地連結,永續不再是口號,而是內化於每一次呼吸與創作之中。

【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歸〉】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12月21日
展覽地點:台中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七)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圖片來源: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FB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


